语用学纵横pragmatic aspect (paperback)
Buy online ($)
Type
Book
Authors
ISBN 10
7040216736
ISBN 13
9787040216738
Category
Bahasa
[ Browse Items ]
Publication Year
2007
Publisher
高等教育出版社, China
Abstract
目录
桂诗春 序
徐盛桓 序
前言
第一章 语用学的发展 (I)
1.1引言
1.2 语用与认知
1.3 语用与社会
1.4 语用与跨文化交际
1.5 语用与二语习得
第二章 语用学的发展 (II)
2.1 词汇语用学
2.1.1 引言
2.1.2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1.3 研究对象
2.1.4 问题与建议
2.2 语用学与修辞学
2.2.1 学术背景之异同
2.2.1.1 不同的学术传统
2.2.1.2 相同的语言学发展背景
2.2.2 研究内容与视角之异同
2.2.2.1 不同的研究内容与视角
2.2.2.2 相同的研究论题与结论
2.2.3 两门学科的合作前景
2.3 结语
第三章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与识别
3.1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从Grice到Millikan
3.1.1 Grice 意义理论对心理注意的拒斥
3.1.2 Sperber & Wilson 对Grice 意义理论的修正
3.1.3 规范语用学和推断语义学
3.1.4 Millikan的意义进化成因
3.1.5 言语交际的再生与复制
3.2 语用意义的自动识别
3.2.1 御用意义
3.2.2 逻辑推导模式
3.3 DMS 模式
3.4 线索模式
3.5 讨论与结语
第四章 含意推导与华语构建的意向性
4.1 含意推到中的非单调逻辑特征
4.1.1 会话含意
4.1.2 非单调逻辑与会话含意的推导
4.1.2.1 单调逻辑与非单调逻辑
4.1.2.2 非单调逻辑在含意推导中的作用
4.1.2.2.1 非单调逻辑与含意的可取消性
4.1.2.2.2 合情推理与含意的推导
4.1.2.2.3 缺省推理与含意的理解
4.2 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4.2.1 意向性的性质
4.2.2 意向性的心理表征
4.2.3 意向性的语用理据及语用特征
4.3 因果复句的语用嬗变
4.3.1 逻辑与因果关系
4.3.2 实据与因果复句
第五章语用含糊刻意曲解
5.1 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
5.1.1 语用含糊
5.1.2 语用含糊的运作手段
5.1.2.1 增强话语理解的语境依赖性
5.1.2.2 扩大话语的解释范围
5.1.2.3 扩大表达方式与概念之间的距离
5.2 刻意曲解的语用分析
5.2.1 刻意曲解
5.2.2 研究现状与问题
5.2.2.1 刻意曲解的逻辑学研究
5.2.2.2 刻意曲解的修辞学研究
5.2.2.3 刻意曲解的语用学研究
5.2.3 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
5.2.3.1 经济的信息量
5.2.3.2 话语的不确定性
5.2.3.2.1 话语内容
5.2.3.2.2 语用用意
5.2.3.2.3 会话含意
5.2.4 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
5.2.4.1 有意违反同一律
5.2.4.2 脱离或改变语境
5.2.5 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5.2.6 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
5.2.7 结语
第六章 推理照应语用分析
6.1 推理照应
6.2 推理照应的句法研究
6.3 推理照应的语义研究
6.4 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
6.5 推理照应与认知活动
6.5.1 框图结构
6.5.2 常规关系
6.5.3 思维模式
6.6 认知环境与照应
6.7 推理照应与跨文化交际
6.8 结语
第七章 元语言和语用分析
7.1 语用缓和与功能
7.1.1 语用缓和
7.1.2 相关研究概论
7.1.3 语用缓和功能
7.1.3.1 人际功能
7.1.3.2 交际功能
7.1.3.3 移情功能
7.1.4 语用缓和与礼貌
7.2 “那么”的语用功能
7.2.1 延缓标记语
7.2.2 阐发标记语
7.2.3 对照标记语
7.2.4 推导标记语
7.2.5 话题标记语
7.3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与功能
7.3.1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
7.3.2 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7.3.2.1 元语用功能
7.3.2.2 语用缓和功能
7.3.2.3 加强语境关联
7.3.2.4 凸显修辞效果
7.4 写作中的元语用意识
7.4.1 议论文的特性
7.4.2 写作流程
7.4.3 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
7.4.4 强化劝说功能的手段
第八章 非信息探询问句的语用分析
8.1 引言
8.2 疑问句及其功能概述
8.3 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探析
8.3.1 语料及语言特性
8.3.2 语用功能分析
8.3.2.1 发表个人意见
8.3.2.2 推进言谈
8.3.2.3 唤起同感
8.3.2.4 确认信息
8.4 疑问句与预警因素
8.4.1 交际主体与话题
8.4.2 权力分布
8.4.3 礼貌策略
8.5 权力商讨与言谈推进
8.5.1 机构权力
8.5.2 受访者与权力维护
8.6 结语
第九章 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
9.1 引言
9.2 模因的由来与定义
9.3 模因的特点与类型
9.4 模因的生存与复制
9.5 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
9.6 社会实践与语言模因关系
9.7 语言模因的变异
9.7.1 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与传播
9.7.2 弱势模因的强化与陈旧模因的新生
9.8 语言模因形成原因
9.8.1 实用性
9.8.2 合理性
9.8.3 时尚性
9.8.4 权威性
9.9 结语
第十章 语言礼貌与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10.1 引言
10.2 语言礼貌研究的困境
10.2.1 礼貌定义的困境
10.2.2 礼貌(1)与礼貌(2)区分的困境
10.2.3 礼貌语料搜集的困境
10.3 礼貌与模因
10.3.1 汉语礼貌模因
10.3.2 礼貌、模因、意图
10.4 对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1 礼貌意图与效果
10.4.2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2.1 实际礼貌与字面礼貌
10.4.2.2 礼貌形式
10.4.2.3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3 语境要素与礼貌
10.5 结语
第十一章 会话分析与言语行为研究
11.1 会话分析的基本特征
11.1.1 日常会话的显著特点
11.1.2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及转写体系
11.1.2.1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
11.1.2.2 会话分析的转写体系
11.1.3 会话分析的基本假设
11.1.4 会话分析的语境观
11.2 恭维语的语用研究
11.2.1 恭维语的相关研究
11.2.2 研究方法
11.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2.3.1 恭维语句法结构对比
11.2.3.2 恭维语语义结构对比
11.2.3.3 恭维语回应策略对比
11.2.4 结论与启示
11.3 道歉言语行为及其语力分析
11.3.1 道歉行为的话语表达模式
11.3.1.1 道歉必有手段
11.3.1.2 道歉辅助手段
11.3.2 道歉语力及适应的损害程度
11.3.2.1 道歉词语的语力
11.3.2.2 道歉词语之间适应的损害程度差异
11.3.2.3 道歉词语的组合及语力
11.3.2.4 道歉必有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11.3.2.5 道歉必有手段与道歉辅助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11.3.3 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第十二章 广告模因与广告对抗
12.1 广告的模因分析
12.1.1 弱势模因与强势模因
12.1.2 广告中的强势模因
12.1.2.1 弱势模因变为强势模因的策略
12.1.2.2 广告中模因的生成与选择
12.2 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
12.2.1 广告对抗及相关概念
12.2.2 指称形式与对抗
12.2.3 广告对抗的语用能力
12.2.4 礼貌、风格与立法
第十三章 延审话语与延审提问的语用分析
13.1 引言
13.2 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13.3 法庭话语研究
13.3.1 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
13.3.2 法庭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3.3.3 法庭话语的会话分析
13.3.4 法庭话语的语用研究
13.4 庭审提问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13.4.1 顺应法律程序类延审提问
13.4.1.1 关键词问句
13.4.1.2 确认性问句
13.4.1.3 咨询性问句
13.4.2 顺应机构权力类延审提问
13.4.2.1 借助威胁性言语行为
13.4.2.2 话题控制
13.4.3 顺应心理动机类审判提问
13.4.3.1 重复
13.4.3.2 重述
13.4.3.3 并置
13.5 结语
第十四章 语言顺应论语翻译研究
14.1 引言
14.2 语言顺应论
14.3 文学翻译的顺应论
14.3.1 语境关系的顺应
14.3.2 语言结构的顺应
14.3.2.1 语音成眠
14.3.2.2 词汇层面
14.3.2.3 句子层面
14.3.2.4 超语句层面
14.3.3 顺应的动态性
14.3.4 顺应中的语用知识
14.4 结语
第十五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
15.1 引言
15.2 关联翻译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15.2.1 关联翻译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15.2.2 国内学者的争鸣
15.2.3 西方学者的关联翻译观
15.2.3.1 关联理论解释力质疑
15.2.3.2 GUTT的回应
15.2.4 关联理论的指导性局限性
15.2.5 关联翻译的前景展望
15.3 翻译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15.3.1.1 信息意图与交际交际意图
15.3.1.2 明示 – 推理交际模式
15.3.1.3 论证性推理与非论证性推理
15.3.2 翻译中的关联性缺失
15.3.2.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分离
15.3.2.2 语境假设的耗损与取消
15.3.2.3 语境含意的流失或流变
15.3.3 翻译中的关联重构
15.3.3.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策略
15.3.3.2 语境交涉充实策略
15.3.3.3 语境含意呈现策略
15.4 结语
第十六章 翻译的成事性对等观与语篇视角
16.1 引言
16.2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观
16.2.1 成事性效果与成事性对等
16.2.2 获取成事性对等的手段
16.2.3 文体与翻译
16.2.4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的评价
16.3 语篇视角与语用翻译
16.3.1 视角与定义
16.3.2 视角与语用翻译
16.3.2.1 视角与主位化
16.3.2.2 语篇标题与视角
16.3.2.3 视角与主题
16.3.2.4 语篇体裁与视角
16.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何自然教授简介及著述
桂诗春 序
徐盛桓 序
前言
第一章 语用学的发展 (I)
1.1引言
1.2 语用与认知
1.3 语用与社会
1.4 语用与跨文化交际
1.5 语用与二语习得
第二章 语用学的发展 (II)
2.1 词汇语用学
2.1.1 引言
2.1.2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1.3 研究对象
2.1.4 问题与建议
2.2 语用学与修辞学
2.2.1 学术背景之异同
2.2.1.1 不同的学术传统
2.2.1.2 相同的语言学发展背景
2.2.2 研究内容与视角之异同
2.2.2.1 不同的研究内容与视角
2.2.2.2 相同的研究论题与结论
2.2.3 两门学科的合作前景
2.3 结语
第三章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与识别
3.1 语用意义的理论发展:从Grice到Millikan
3.1.1 Grice 意义理论对心理注意的拒斥
3.1.2 Sperber & Wilson 对Grice 意义理论的修正
3.1.3 规范语用学和推断语义学
3.1.4 Millikan的意义进化成因
3.1.5 言语交际的再生与复制
3.2 语用意义的自动识别
3.2.1 御用意义
3.2.2 逻辑推导模式
3.3 DMS 模式
3.4 线索模式
3.5 讨论与结语
第四章 含意推导与华语构建的意向性
4.1 含意推到中的非单调逻辑特征
4.1.1 会话含意
4.1.2 非单调逻辑与会话含意的推导
4.1.2.1 单调逻辑与非单调逻辑
4.1.2.2 非单调逻辑在含意推导中的作用
4.1.2.2.1 非单调逻辑与含意的可取消性
4.1.2.2.2 合情推理与含意的推导
4.1.2.2.3 缺省推理与含意的理解
4.2 话语构建的意向性
4.2.1 意向性的性质
4.2.2 意向性的心理表征
4.2.3 意向性的语用理据及语用特征
4.3 因果复句的语用嬗变
4.3.1 逻辑与因果关系
4.3.2 实据与因果复句
第五章语用含糊刻意曲解
5.1 语用含糊及其运作手段
5.1.1 语用含糊
5.1.2 语用含糊的运作手段
5.1.2.1 增强话语理解的语境依赖性
5.1.2.2 扩大话语的解释范围
5.1.2.3 扩大表达方式与概念之间的距离
5.2 刻意曲解的语用分析
5.2.1 刻意曲解
5.2.2 研究现状与问题
5.2.2.1 刻意曲解的逻辑学研究
5.2.2.2 刻意曲解的修辞学研究
5.2.2.3 刻意曲解的语用学研究
5.2.3 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
5.2.3.1 经济的信息量
5.2.3.2 话语的不确定性
5.2.3.2.1 话语内容
5.2.3.2.2 语用用意
5.2.3.2.3 会话含意
5.2.4 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
5.2.4.1 有意违反同一律
5.2.4.2 脱离或改变语境
5.2.5 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5.2.6 刻意曲解的负面影响
5.2.7 结语
第六章 推理照应语用分析
6.1 推理照应
6.2 推理照应的句法研究
6.3 推理照应的语义研究
6.4 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
6.5 推理照应与认知活动
6.5.1 框图结构
6.5.2 常规关系
6.5.3 思维模式
6.6 认知环境与照应
6.7 推理照应与跨文化交际
6.8 结语
第七章 元语言和语用分析
7.1 语用缓和与功能
7.1.1 语用缓和
7.1.2 相关研究概论
7.1.3 语用缓和功能
7.1.3.1 人际功能
7.1.3.2 交际功能
7.1.3.3 移情功能
7.1.4 语用缓和与礼貌
7.2 “那么”的语用功能
7.2.1 延缓标记语
7.2.2 阐发标记语
7.2.3 对照标记语
7.2.4 推导标记语
7.2.5 话题标记语
7.3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与功能
7.3.1 歇后语的语境顺应性
7.3.2 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7.3.2.1 元语用功能
7.3.2.2 语用缓和功能
7.3.2.3 加强语境关联
7.3.2.4 凸显修辞效果
7.4 写作中的元语用意识
7.4.1 议论文的特性
7.4.2 写作流程
7.4.3 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
7.4.4 强化劝说功能的手段
第八章 非信息探询问句的语用分析
8.1 引言
8.2 疑问句及其功能概述
8.3 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探析
8.3.1 语料及语言特性
8.3.2 语用功能分析
8.3.2.1 发表个人意见
8.3.2.2 推进言谈
8.3.2.3 唤起同感
8.3.2.4 确认信息
8.4 疑问句与预警因素
8.4.1 交际主体与话题
8.4.2 权力分布
8.4.3 礼貌策略
8.5 权力商讨与言谈推进
8.5.1 机构权力
8.5.2 受访者与权力维护
8.6 结语
第九章 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
9.1 引言
9.2 模因的由来与定义
9.3 模因的特点与类型
9.4 模因的生存与复制
9.5 语言是一种模因现象
9.6 社会实践与语言模因关系
9.7 语言模因的变异
9.7.1 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与传播
9.7.2 弱势模因的强化与陈旧模因的新生
9.8 语言模因形成原因
9.8.1 实用性
9.8.2 合理性
9.8.3 时尚性
9.8.4 权威性
9.9 结语
第十章 语言礼貌与礼貌原则的再思考
10.1 引言
10.2 语言礼貌研究的困境
10.2.1 礼貌定义的困境
10.2.2 礼貌(1)与礼貌(2)区分的困境
10.2.3 礼貌语料搜集的困境
10.3 礼貌与模因
10.3.1 汉语礼貌模因
10.3.2 礼貌、模因、意图
10.4 对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1 礼貌意图与效果
10.4.2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2.1 实际礼貌与字面礼貌
10.4.2.2 礼貌形式
10.4.2.3 礼貌内容与礼貌形式
10.4.3 语境要素与礼貌
10.5 结语
第十一章 会话分析与言语行为研究
11.1 会话分析的基本特征
11.1.1 日常会话的显著特点
11.1.2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及转写体系
11.1.2.1 会话分析的语料观
11.1.2.2 会话分析的转写体系
11.1.3 会话分析的基本假设
11.1.4 会话分析的语境观
11.2 恭维语的语用研究
11.2.1 恭维语的相关研究
11.2.2 研究方法
11.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2.3.1 恭维语句法结构对比
11.2.3.2 恭维语语义结构对比
11.2.3.3 恭维语回应策略对比
11.2.4 结论与启示
11.3 道歉言语行为及其语力分析
11.3.1 道歉行为的话语表达模式
11.3.1.1 道歉必有手段
11.3.1.2 道歉辅助手段
11.3.2 道歉语力及适应的损害程度
11.3.2.1 道歉词语的语力
11.3.2.2 道歉词语之间适应的损害程度差异
11.3.2.3 道歉词语的组合及语力
11.3.2.4 道歉必有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11.3.2.5 道歉必有手段与道歉辅助手段的组合及语力
11.3.3 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第十二章 广告模因与广告对抗
12.1 广告的模因分析
12.1.1 弱势模因与强势模因
12.1.2 广告中的强势模因
12.1.2.1 弱势模因变为强势模因的策略
12.1.2.2 广告中模因的生成与选择
12.2 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
12.2.1 广告对抗及相关概念
12.2.2 指称形式与对抗
12.2.3 广告对抗的语用能力
12.2.4 礼貌、风格与立法
第十三章 延审话语与延审提问的语用分析
13.1 引言
13.2 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13.3 法庭话语研究
13.3.1 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
13.3.2 法庭话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3.3.3 法庭话语的会话分析
13.3.4 法庭话语的语用研究
13.4 庭审提问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13.4.1 顺应法律程序类延审提问
13.4.1.1 关键词问句
13.4.1.2 确认性问句
13.4.1.3 咨询性问句
13.4.2 顺应机构权力类延审提问
13.4.2.1 借助威胁性言语行为
13.4.2.2 话题控制
13.4.3 顺应心理动机类审判提问
13.4.3.1 重复
13.4.3.2 重述
13.4.3.3 并置
13.5 结语
第十四章 语言顺应论语翻译研究
14.1 引言
14.2 语言顺应论
14.3 文学翻译的顺应论
14.3.1 语境关系的顺应
14.3.2 语言结构的顺应
14.3.2.1 语音成眠
14.3.2.2 词汇层面
14.3.2.3 句子层面
14.3.2.4 超语句层面
14.3.3 顺应的动态性
14.3.4 顺应中的语用知识
14.4 结语
第十五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
15.1 引言
15.2 关联翻译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15.2.1 关联翻译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15.2.2 国内学者的争鸣
15.2.3 西方学者的关联翻译观
15.2.3.1 关联理论解释力质疑
15.2.3.2 GUTT的回应
15.2.4 关联理论的指导性局限性
15.2.5 关联翻译的前景展望
15.3 翻译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15.3.1 言语交际的本质特征
15.3.1.1 信息意图与交际交际意图
15.3.1.2 明示 – 推理交际模式
15.3.1.3 论证性推理与非论证性推理
15.3.2 翻译中的关联性缺失
15.3.2.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分离
15.3.2.2 语境假设的耗损与取消
15.3.2.3 语境含意的流失或流变
15.3.3 翻译中的关联重构
15.3.3.1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策略
15.3.3.2 语境交涉充实策略
15.3.3.3 语境含意呈现策略
15.4 结语
第十六章 翻译的成事性对等观与语篇视角
16.1 引言
16.2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观
16.2.1 成事性效果与成事性对等
16.2.2 获取成事性对等的手段
16.2.3 文体与翻译
16.2.4 成事性对等翻译标准的评价
16.3 语篇视角与语用翻译
16.3.1 视角与定义
16.3.2 视角与语用翻译
16.3.2.1 视角与主位化
16.3.2.2 语篇标题与视角
16.3.2.3 视角与主题
16.3.2.4 语篇体裁与视角
16.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何自然教授简介及著述
Description
Rak B
Kode H0
Kode H0
Number of Copies
2
Library | Accession No | Call No | Copy No | Edition | Location | Availability |
---|---|---|---|---|---|---|
Main | 408 | 401.9/ran/y | 1 | Yes | ||
Main | 409 | 401.9/ran/y | 2 | Yes |